Iktsuarpok

        去年高考结束后,我的生活似乎出了一些问题:好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忙着,但在忙什么自己也不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这个超长的“假期”,我才慢慢发觉问题。在经过深刻的思考后,我有了如下感悟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电子产品的成瘾


        自从高考结束,我又拿回智能手机后,仿佛我的生活一直被电子产品霸占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曾经我试着用华为的“健康使用手机”功能来约束自己,但却收效甚微:即使努力克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欲望,也免不了一天8小时来推到我立下的flag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各种场合、各个时间,我们最常见到的景象便是,大家各自抱着手机低头不语。不去看手机,就好像与大众格格不入。同学朋友聚会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:偶尔抬头敷衍两句,尴尬的气氛弥漫在周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便是这个社会目前的病状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不光手机,还包括了电脑和平板,仿佛我们成了电子产品的奴隶,受它们的束缚无法挣脱(除了kindle,但我假期的阅读量还远远不如在学校时期)。
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垃圾信息的输入


        在闲暇时,我曾想过一个问题:我们胡思乱想或放空大脑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少?

        清晨刚醒,你便拿起手机翻阅消息;刷牙时,要放上英语的听力练习;早饭时,看有趣的段子搭配饭菜;休息下来,你又要翻翻抖音刷刷视频......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类信息,但仔细想想,绝大多数都是垃圾信息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为什么总要让垃圾信息侵占大脑?为什么不能给大脑留一点儿空白?


        高中的时光总是美好的,我喜欢和朋友走在黄河边,安静地放空自己,感受前所未有的惬意与轻松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的娱乐时间极其宝贵,众多放松方式中,我最喜欢散步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在黄河边,走在操场上,脑袋里胡思幻想,一阵发呆过后竟不知刚刚所想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也仰面朝天,躺在学校的绿草茵上,什么都不去想,什么都不愿想,静静等着时间过去,等着门卫大叔用手电光来“驱赶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现代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很难体会这样一种完全放空大脑的感觉——好在我还保留了高中的习惯,每日傍晚时分的散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社交活动的减少


        三月,严重的疫情把人们困在了几十平米的牢笼中。头一次无法与外界直接接触,这使得我焦躁不安,喜欢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明白了社交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我坚信:人类是群居动物。社交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占很大比例,人不能失去社交,即使总有人选择把自己锁在牢笼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喜欢面对面的直接沟通,坦诚高效且温馨。可在数次邀请无果后,我只好选择一个人在午后夕阳下漫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感谢这个非同寻常的学期,我很好地发展了我的社交:跟兄弟们一起玩、一起闹;和朋友们感情更加的深厚;与断了联系的老同学又再次结缘;和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也有了点头之交。

        真希望人们可以走出房门,面对面地交流,而不是宅在家中与世隔绝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我反思的缺失


        在忙碌的生活中,似乎很少有人反思自己。老祖宗说过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格言,流传到如今意义非凡。自我反思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,帮助我们减少人生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诸多无人作伴、独自漫步的傍晚,我常常反思自己:


        1、我的行为举止:是否有伤害他人的过错,是否有值得坚持的习惯?

        2、我的人际关系:哪些朋友真心待我,哪些朋友值得我珍惜?

        3、我的目标规划:对于未来应该怎样,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?


      正是因为自我反思,才有了今天的文章——对我生活的更正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​​   总结


      现代人似乎丢失了这古老的处世秘诀,总是沉浸于电子世界中,垃圾信息充斥大脑,忘记了社交,更是不懂得反思自我。

        趁着自己还年轻,何不放下手机,约上三五好友,在闲暇时光一起畅谈,在夕阳下发着呆,在夜深时反思自己?


ps:以上是作者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悟,若有读者持不同意见,可以讨论。


评论